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2097-6046(网络)
ISSN 2096-7446(印刷)
CN 10-1655/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

当期目录

    2025年, 第6卷, 第11期 刊出日期:2025-11-10 上一期   
    论著
    家属参与重症肺炎患者照护的可行性研究
    吴雨晨, 王国强, 魏花萍, 李斌, 张志刚, 马芳丽, 杨军芬, 王昕
    2025 (11):  1285-1291.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1
    摘要 ( )   HTML ( )   PDF(1209KB) ( )  

    目的 探索家属参与重症肺炎患者照护的可行性和安全性及对患者家属的影响。 方法 将2019年3月—2023年3月在甘肃省某三级甲等医院3个成人ICU的重症肺炎和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家属和患者意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鼓励家属在探视期间参与患者的日常生活照顾(洗脸、刷牙、足浴、饮食等),并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协助患者早期活动;对照组给予ICU常规护理。主要观察指标为谵妄、认知功能损害和1年生存率。结果 共纳入261例患者,其中试验组134例,对照组127例。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23.88%和40.94%)、谵妄发生频次[(0.61±1.25)次和(1.26±1.82)次]、ICU转归认知损害发生率(23.88%和44.09%)]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获得性衰弱、ICU获得性感染和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1年生存率(73.88%)高于对照组(59.06%);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总分[(80.11 ± 4.23)分]低于对照组[(82.91 ± 4.64)分],总体满意度[(90.81 ± 5.17)分]高于对照组[(85.60 ± 4.72)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家属参与重症肺炎患者照护不仅有益于降低ICU重症肺炎患者谵妄和认知损害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生活质量和1年生存率,且有益于降低家属的疾病不确定感,提高ICU患者家属满意度。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补充材料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口渴感觉和口干程度的影响
    唐琪, 杨宝义, 汪蓉
    2025 (11):  1292-1296.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2
    摘要 ( )   HTML ( )   PDF(850KB) ( )  

    目的 对比分析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high-flow nasal cannula,HFNC)与常规氧气疗法(conventional oxygen therapy,COT)对其口渴感觉和口干的影响。 方法 应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便利选取2022年5月—2024年4月在十堰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住院治疗的行机械通气的患者22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拔管后氧疗方案将其分为HFNC组和COT组,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均衡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拔管后口渴程度与口干状况。结果 ①经PSM处理,HFNC与COT两组的多项指标均得以匹配均衡,均P>0.05,提高了可比性。②拔管4 h和24 h之后,与COT组比较,HFNC组的口渴程度明显减轻(P<0.05),口干程度未见明显改善(P>0.05)。③HFNC及COT患者拔管后口渴感觉和口腔干燥之间无相关性(P>0.05)。结论 与COT相比,HFNC疗法可降低机械通气患者拔管后24 h内的口渴程度,但对患者口干程度的影响无差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的潜在剖面分析及影响因素研究
    唐善梅, 刘秋云, 陈芳芳, 唐潮, 张驰
    2025 (11):  1296-1301.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3
    摘要 ( )   HTML ( )   PDF(999KB) ( )  

    目的 探究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异质性情况,并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5月—2024年5月江苏省宿迁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234例脑卒中患者。应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量表、脑卒中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潜在剖面识别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异质性,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不同剖面的影响因素。结果 共纳入234例脑卒中患者,年龄为(65.37±9.28)岁,共识别出3个功能锻炼依从性潜在剖面:消极锻炼组(15.8%)、缺乏建议组(56.4%)、积极锻炼组(27.8%)。焦虑、抑郁、自我效能、病程是否大于6个月和居家辅助用具使用情况是不同潜在剖面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脑卒中患者功能锻炼依从性共存在3个潜在剖面,临床护理人员可通过不同剖面的患者特征给予针对性干预,以改善患者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脓毒症患者亚谵妄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梁玉锋, 陈巧玲, 范珍珠, 朱宣静, 洪雪珮, 龚华峰
    2025 (11):  1302-1309.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4
    摘要 ( )   HTML ( )   PDF(2213KB) ( )  

    目的 分析ICU脓毒症患者亚谵妄综合征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以期为临床提供有效的预测工具。 方法 选取2021年4月—2023年10月厦门市某三级甲等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重症监护谵妄筛查量表及ICU意识模糊评估量表综合评估患者的谵妄状态,区分出亚谵妄组与无谵妄组。通过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及LASSO回归进行变量筛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并构建静态及动态列线图。利用校准曲线图、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及决策曲线分析综合评估模型的预测价值。结果 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45)、吸烟史(OR=3.100)、身体约束(OR=3.611)、瑞芬太尼使用(OR=0.040)以及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OR=0.244)被确定为ICU脓毒症患者发生亚谵妄的独立风险因素。模型内部评价及验证结果显示,建模组与验证组的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77(95%CI:0.839~0.914)和0.812(95%CI:0.718~0.906),表明模型具有较高的预测准确性;Hosmer-Lemeshow检验P值分别为0.548和0.623,显示模型拟合良好。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ICU脓毒症患者亚谵妄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临床医护人员早期识别并采取预防性措施,降低ICU脓毒症患者发生亚谵妄综合征的风险。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心肺康复护理专题
    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
    何志丽, 卫政登, 王巧金, 白利平, 高明榕
    2025 (11):  1310-1315.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5
    摘要 ( )   HTML ( )   PDF(926KB) ( )  

    目的 探讨基于约翰霍普金斯最高水平活动量表的早期目标导向活动在ICU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收治的脱机困难患者为研究对象,2023年7月—2024年12月收治的患者为试验组,实施以霍普金斯最高水平活动量表为目标导向的早期活动;2022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患者为对照组,实施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撤机成功率等。结果 共96例患者完成研究,两组各48例。试验组ICU获得性衰弱发生率、撤机成功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ICU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基于约翰霍普金斯最高水平活动量表的早期目标导向活动能有效降低机械通气脱机困难患者ICU获得性衰弱的发生率,缩短ICU住院时间及机械通气时间,提高撤机成功率,加快患者康复。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自我决定理论视角下冠心病患者参与心脏康复动机的质性研究
    巩雪, 张雪琪, 柴卓, 李茂华, 薛蔚, 张悦, 范志清, 韩永奎
    2025 (11):  1316-1320.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6
    摘要 ( )   HTML ( )   PDF(900KB) ( )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过程中的动机类型,为促进此类患者康复参与及行为改变提供依据。 方法 运用描述性质性研究方法,对大庆市某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定向内容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共凝练出3个主题,9个亚主题。①自主动机:康复认知重构、治疗联盟沟通协同、获益感正反馈、心理韧性赋能。②受控动机:权威依从、家庭愧疚驱动。③无动机:自我管理缺失、回避型防御机制、医患信任危机。结论 冠心病患者在心脏康复过程中表现出不同程度和类型的康复动机。为提高冠心病患者心脏康复依从性,医护人员应及时评估其康复动机类型并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通过满足患者的基本心理需要促进心脏康复动机内化,从而提高心脏康复依从性。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马懿, 范咏诗, 穆晓燕, 李婷, 宋金杰, 黄英, 熊司琦
    2025 (11):  1321-1327.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7
    摘要 ( )   HTML ( )   PDF(1102KB) ( )  

    目的 调查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度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有针对性地制订和实施护理措施提供一定参考。 方法 于2023年12月—2024年4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昆明市某三级甲等医院的144例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积极度量表、出院准备度量表、起搏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积极度量表得分为(53.01±7.86)分,整体处于第2水平;相关性分析显示,患者积极度总分和生活质量、出院准备度总分均呈正相关(P<0.01)。多元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人均月收入、有无合并慢性病、出院准备度及生活质量是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自我管理积极度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度水平亟待提高,且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医护人员除了从患者人口学以及疾病相关变量的影响因素出发,还可通过提升其出院准备度及生活质量水平,制订针对性的护理方案,进而提高永久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的自我管理积极度水平。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玉芬, 汪晖, 胡凯利, 吴前胜
    2025 (11):  1328-1334.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8
    摘要 ( )   HTML ( )   PDF(1120KB) ( )  

    目的 调查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患者个体化延续性护理实践方案提供参考。 方法 2022年3月—6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北省武汉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即将出院的222例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应用自制的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问卷总分为(116.81±12.54)分,总条目均分为(3.77±0.40)分,条目均分最高的维度是安全需求,其次是爱与归属需求、生理需求。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渠道中,电话随访需求最高,为168例(75.67%),服务人员多选择住院医院的医护人员,为152例(68.47%);服务开始时间多为出院后2周内,为154例(69.37%),服务频率多为每月1次,为176例(79.28%),服务持续时间多为6个月,为94例(42.34%),129例(58.11%)患者愿付费,其中78例(60.47%)患者选择按项目收费。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的影响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在职、家庭人均月收入、开放手术(P<0.05)。结论 主动脉夹层术后患者延续性护理需求处于中等偏高需要程度,其中安全需求最为显著,患者延续性护理服务方式需求呈现多样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提示医护人员应积极开展针对性、多样化的延续性护理服务,以满足患者个体化需求。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日间肺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症状纵向变化轨迹及影响因素研究
    韩娜菲, 安传波, 袁华娣, 兰美娟, 贺红, 吴小燕, 柳利, 高丽燕, 辛鼎杰, 徐小林
    2025 (11):  1335-1341.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09
    摘要 ( )   HTML ( )   PDF(1190KB) ( )  

    目的 探讨日间肺癌手术患者出院后症状的动态变化,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纵向研究设计,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10月—2024年1月的日间肺癌手术患者,通过肺癌患者术后症状量表评估其出院第1、3、14、30天的症状。使用组轨迹模型(Group-Based Trajectory Modeling,GBTM)识别患者的出院后症状轨迹类别,分析不同轨迹组的患者特征差异,并使用人均症状指数分析单个术后反应症状的纵向变化。结果 共纳入206例患者,识别出3个轨迹组:轻微症状—缓慢减轻组(n=184,89.32%)、严重症状—快速减轻组(n=19,9.22%)、轻微症状—加重组(n=3,1.46%)。年龄、手术方式、病理类型在不同出院后症状轨迹组中存在差异(P<0.05)。在出院第1天咳嗽和疼痛是最常见症状,分别为180例(87.38%)和197例(95.63%),出院第30天咳嗽仍是主要症状(n=129,62.62%)。人均症状反应指数中,便秘由第1天的7.9上升至第3天的9.2,气促从第1天的2.7到第14天增至6.7。结论 日间肺癌患者出院后的症状动态变化存在异质性,医护人员可根据不同轨迹组患者特征差异及单一症状的人均症状反应指数变化,制订针对性的护理策略,提升患者康复进度,从而提供高质量的全病程护理服务。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早期床边坐起活动方案的最佳证据总结
    姜云龙, 周燕, 胡俊, 高兵兵, 黄昉芳
    2025 (11):  1342-1348.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0
    摘要 ( )   HTML ( )   PDF(1063KB) ( )  

    目的 总结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早期床边坐起活动方案的最佳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实施其床边坐起实践提供参考。 方法 基于PIPOST确定循证问题,制订检索策略,计算机检索国内外专业指南网、协会网及数据库内有关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早期床边坐起的所有指南、证据总结、最佳实践信息册、推荐实践、系统评价及原始研究。由循证小组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证据提取和总结。结果 最终纳入文献14篇,包括3篇指南、1篇系统评价、1篇证据总结、9篇原始研究,综合为11个维度的证据,分别是组建多学科团队、床边坐起宣教、床边坐起前评估、床边坐起开始时间、床边坐起前准备工作、床边坐起方式、床边坐起频次、呼吸机模式选择、患者安置、床边坐起监测管理、床边坐起终止标准,共25条证据。结论 ICU机械通气清醒患者早期床边坐起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医护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早期床边坐起的异质性进行科学管理,强化早期床边坐起的质量控制,确保患者安全。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护理研究
    儿童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王燕, 卢芳燕, 徐汝, 吴静韵, 汤洒潇, 吉莉
    2025 (11):  1349-1354.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1
    摘要 ( )   HTML ( )   PDF(830KB) ( )  

    目的 调查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 方法 通过连续抽样法选取2023年8月—2024年9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进行随访的273例儿童肝移植受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儿童生活质量量表(Pediat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TM,PedsQLTM)3.0移植模块进行生活质量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儿童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问卷281份,回收合格问卷273份。273例儿童肝移植受者中,2~4岁生活质量总分为72.28(61.41,86.41)分,5~7岁受者生活质量总分为68.48(58.15,75.00)分,8~18岁受者生活质量总分为71.96(60.98,94.57)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城镇户口受者生活质量总分高于农村户口受者(P<0.05),家庭月收入高的受者生活质量高于家庭月收入低的受者(P<0.05)。不同年龄组问卷“药物不良反应”“担忧”“对外貌的自我感觉”3个维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移植术后时间与“药物依从性”和“移植后社会关系”2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214,P<0.001;r=0.167,P=0.006),受者身高与“药物不良反应”和“焦虑治疗”2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242,P<0.001;r=0.145,P=0.016),受者体重与“药物不良反应”和“焦虑治疗”2个维度均呈正相关(r=0.183,P=0.002;r=0.151,P=0.013)。Z评分法评价结果显示,48例受者存在生长发育障碍,其中2~4岁46例,5~7岁和8~18岁各1例。结论 儿童肝移植受者术后生活质量有待提高;不同户口类型和家庭月收入是儿童肝移植受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移植术后时间、身高、体重与其均有一定关系。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左心室辅助装置桥接心脏移植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
    周军, 陈阮, 诸纪华
    2025 (11):  1355-1358.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2
    摘要 ( )   HTML ( )   PDF(697KB) ( )  

    总结1例终末期心力衰竭患儿行左心室辅助装置桥接心脏移植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术前调节合适的血泵转速、优化容量管理及采取补救性抗凝策略,为心脏移植创造有利条件;术后早期识别并处理原发性移植物功能障碍、大供心综合征及急性排斥反应潜在并发症,提高移植后生存率。经过47 d的精心治疗与护理,患儿心功能恢复至Ⅱ级,无严重并发症,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良扩大Morrow手术治疗儿童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术后护理
    冯建辉, 张倩倩
    2025 (11):  1359-1361.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3
    摘要 ( )   HTML ( )   PDF(534KB) ( )  

    分析2023年1月—2024年11月在某中心行改良扩大Morrow手术的肥厚型心肌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术后护理经验。针对该组24例患儿手术方式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等特点及难点,术后严密监测心率、心律,纠正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应用起搏器或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等预防心律失常;根据血压、中心静脉压、超声心动图等变化,优化容量负荷;预防低心排血量综合征,遵医嘱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改善心功能;做好撤除呼吸机前后的气道管理,预防心脏外科术后低氧血症;动态观察引流量,严密监测凝血功能,警惕出血发生。通过精细化护理,24例患儿均顺利转出ICU,为该类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提供了一定的临床经验。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证据综合研究
    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配合的最佳证据总结
    丁敏玲, 张偌翠, 张转运, 王晴, 侯敏, 顾金甜, 李雪云, 顾小萍
    2025 (11):  1362-1369.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4
    摘要 ( )   HTML ( )   PDF(1252KB) ( )  

    目的 检索、评价和整合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配合的相关证据。 方法 计算机检索国内外数据库、相关专业网站中关于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护理配合的决策支持系统、综合性证据总结、循证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原始研究,文献检索时限为2014年12月31日—2024年12月31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质量评价后,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与汇总。结果 根据纳入标准,共筛选出11篇文献,包括5篇综合性证据总结、3篇指南、3篇专家共识。通过文献阅读、证据提取和归类,从适应证、风险评估、患者准备、用物准备、操作人员管理、呼吸道管理、镇静镇痛管理、并发症识别与管理、检查后评估、感控管理、设备处理11个主题总结出33条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机械通气患者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术操作配合的最佳证据,可为护理人员开展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护理人员应结合临床情境审慎地选择并应用证据,从而保障患者安全,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总结
    戎金霞, 梁敏, 厉胜男, 王佳已, 梁燕
    2025 (11):  1369-1376.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5
    摘要 ( )   HTML ( )   PDF(1034KB) ( )  

    目的 全面检索、评价和总结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为临床血压的管理和监测提供参考。 方法 按照证据金字塔“5S”模型,系统检索国内外各大数据库、相关循证资源库和专业协会网中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最佳实践、证据总结、指南和系统评价。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10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完成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和证据的提取与汇总。结果 共纳入22篇文献,包括2篇临床决策、4篇指南和16篇系统评价。从原则和目的、静脉溶栓、机械取栓、未治疗和恢复期血压管理5个维度提取了20条最佳证据。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的最佳证据,证据的质量和级别整体水平较高,对临床医护人员开展科学有效的血压管理具有指导意义,可结合临床工作实际情况制订针对性的血压管理方案,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重患者急性胃肠损伤影响因素的Meta分析
    方波, 沈志杰, 王艳
    2025 (11):  1377-1385.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6
    摘要 ( )   HTML ( )   PDF(1495KB) ( )  

    目的 系统评价危重患者发生急性胃肠损伤(acute gastrointestinal injury,AGI)的影响因素。 方法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危重患者发生AGI的影响因素相关文献,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3月12日。由2名独立研究者进行文献筛选、数据提取及质量评价,使用R软件(4.3.3版本)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7篇文献,研究对象共187 686例,涉及47个影响因素。Meta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比值比(odds ratio,OR)=154.28,95%CI=21.79~1 092.42,P<0.01]、降钙素原(OR=26.82,95%CI=1.26~568.82,P=0.03)、D-乳酸(OR=3.33,95%CI=1.87~5.96,P<0.01)、血乳酸(OR=1.41, 95%CI=1.15~1.73,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OR=81.74,95%CI=12.26~545.14,P<0.01)、腹腔内压(OR=3.03,95%CI=1.31~7.03,P<0.01)、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OR=5.26,95%CI=1.65~16.69,P<0.01)、心力衰竭(OR=2.93,95%CI=1.53~5.60, P<0.01)、低血压(OR=5.24,95%CI=1.94~14.13,P<0.01)、使用机械通气(OR=3.52,95%CI=2.19~5.67,P<0.01)、入住ICU时间(OR=1.64,95%CI=1.14~2.35,P<0.01)、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OR=1.11,95%CI=1.00~1.23,P<0.05)、序贯器官衰竭评分(OR=1.12,95%CI=1.03~1.21,P<0.01)是危重患者发生AGI的危险因素,胃窦运动指数(OR=0.33, 95%CI=0.17~0.62,P<0.01)是保护因素。结论 危重症患者发生AGI的影响因素众多,临床医护工作者应尽早识别相关影响因素,并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降低AGI的发生率和相关并发症,从而改善危重患者的临床预后。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风险预测模型的范围综述
    路娇, 司霞, 张颖惠, 张丽玉, 王彩玲
    2025 (11):  1386-1393.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7
    摘要 ( )   HTML ( )   PDF(1112KB) ( )  

    目的 对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研究进行范围综述。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收集自建库至2024年11月8日公开发表的关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患者体外循环凝血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8篇文献,多为单中心研究,建模样本量为79~1 752例,结局事件数为51~558个。模型构建方法包括Cox比例风险模型、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732~0.898。出现频次最高的预测因子为抗凝方式、血流速度、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和血小板计数。结论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体外循环凝血风险预测模型对提前识别高风险患者、指导临床决策、降低凝血发生率及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但模型评价和验证不足,整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研究需对现有模型进行优化,开发更为稳定且临床适用性高的预测模型。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士遭受医疗场所语言暴力现状及应对策略的研究进展
    齐建伟, 刘敏, 蒋婧, 赵庆华
    2025 (11):  1394-1398.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8
    摘要 ( )   HTML ( )   PDF(763KB) ( )  

    医疗场所语言暴力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问题。该文综述了护士在医疗场所遭受语言暴力的概念及类型、现状及应对策略,发现不同国家护士语言暴力发生率高且差异显著、护士主动上报语言暴力事件意愿不强以及护士遭受来自组织内部和外部语言暴力的双重侵害。应对策略主要为利用暴力风险评估工具提升护士暴力先兆识别能力;科学开展暴力预防专项培训,全面提高护士应对暴力的技能;完善医疗机构工作场所暴力法律体系,加大对语言暴力行为的惩处力度。该文旨在提高全社会对护士遭受医疗场所语言暴力的重视程度,为进一步开展干预研究、推动护士执业环境安全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护士临床决策的行为经济学分析与优化对策研究进展
    张帅, 陈莹莹, 杨慧, 夏莹
    2025 (11):  1399-1403.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19
    摘要 ( )   HTML ( )   PDF(890KB) ( )  

    护理临床决策是护士基于理论与实践经验,运用评判性思维,针对临床问题制订并实施最优方案的系统化过程。ICU护士的工作特点是在信息有限且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做出大量快速决策,并对患者病情产生直观影响。该文对ICU护士临床决策的行为经济学进行分析,从有限理性理论、偏差理论和前景理论对ICU护士临床决策的形成进行探讨,从有限理性、有限意志力和动态偏好3个方面对ICU护士临床决策发生偏差的成因进行阐述。该文提出引入大语言模型辅助决策、引入助推策略、鼓励共同决策的发展,为提高重症医疗团队中护理决策的质量奠定根基,以便更好地服务于临床实践。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护理技术研究
    颈外静脉单人二次加压穿刺技术在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研究
    吴延华, 许彬彬, 王金萍, 王逸, 雍永芳
    2025 (11):  1403-1408.  doi: 10.3761/j.issn.2096-7446.2025.11.020
    摘要 ( )   HTML ( )   PDF(924KB) ( )  

    目的 探讨颈外静脉单人二次加压穿刺技术在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3年1月—2024年12月进行颈外静脉穿刺的休克急诊手术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8例,试验组采用单人二次加压穿刺技术建立颈外静脉通路,对照组采用常规双人压迫颈外静脉盲穿法建立静脉通路,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穿刺总成功率、穿刺静脉回血时间、穿刺成功用时、输液不畅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试验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穿刺总成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穿刺静脉回血时间及穿刺成功用时明显缩短,输液不畅发生率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输液相关并发症发生率试验组(1.72%)低于对照组(12.07%)。结论 颈外静脉单人二次加压穿刺技术可显著提高休克患者急诊手术中颈外静脉通路建立的一次穿刺成功率和总成功率,缩短穿刺静脉回血时间及穿刺成功用时,降低输液不畅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急救护理效率和质量。

    数据和表 | 参考文献 |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