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建立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专家共识。方法 通过查询及分析国内外文献,结合相关领域专家访谈结果,列举具体护理问题并设计专家函询问卷,18名专家通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以及1次专家会议论证,对每个条目进行分析、调整、修改并完善。结果 对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实践8个方面,共44个条目达成共识。结论 建立成人体外膜肺氧合循环辅助护理专家共识可以为护理实践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参考意见。
目的 构建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的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以疼痛专科护士为主导、病区护士为主体,构建集专科护士工作站模块和病区护士工作站模块为一体的智能化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 于2021年7月—10月在某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进行系统试运行,比较系统应用前后镇痛泵患者24 h内镇痛不全率、镇痛相关不良反应阳性探测率、患者满意度和护士工作耗时的差异。 结果 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使用后,当日20:00镇痛不全发生率由12.9% 下降至5.9%(χ²=21.749,P<0.001);次日09:00镇痛不全发生率由20.1%下降至15.1%(χ²=6.759,P=0.009);次日16:00镇痛不全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镇痛相关不良反应阳性探测率上升,其中恶心呕吐探测率由9.2%上升到31.5%(χ²=119.46,P<0.001),头晕阳性探测率由3.6%上升到8.1%(χ²=13.96,P<0.001);患者满意度由(4.90±0.40)分提高到(4.96±0.25)分,疼痛专科护士随访前准备和随访后数据录入耗时由(93.85±11.14)min/d下降至<20 min/d,病区护士评估镇痛泵耗时由(29.72±8.80) s/次下降到2 s/次,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专科护士主导的镇痛泵全程管理系统,能有效改善术后疼痛管理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优化疼痛管理的工作流程和工作效率。
目的 构建疼痛专科护士中医疼痛管理培训知识体系 , 为中国疼痛护理人才中医疼痛管理培训提供参考 。 方法 以核心能力理论为指导 ,通过文献研究和半结构式访谈构建中医疼痛管理培训知识体系初稿 ,2024年1月—2月采用德尔菲法对17名专家进行2轮函询 。 结果 2轮函询的积极系数分别为100%和94. 12% ,权威系数均为0.899 ,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406~0.606(均p<0.001)。最终形成包括5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和35个三级指标的疼痛专科护士中医疼痛管理培训知识体系 。 结论 构建的疼痛专科护士中医疼痛管理培训知识体系具有科学性、可靠性 , 可为中国疼痛护理人才规范化 、同质化的中医疼痛管理培训提供指导和借鉴。
目的 描述ICU患者家属决策冲突的发生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1月—7月在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成人ICU病区,应用决策冲突量表对252名ICU患者家属进行调查,分析其决策冲突的发生情况,采用卡方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秩和检验和逻辑回归进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ICU患者家属的决策冲突发生率为52.0% 。单因素分析显示,决策冲突组和无决策冲突组的患者入院24 h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 Ⅱ,APACHE Ⅱ)评分,家属的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庭人均月收入、医疗负担、与患者的关系、决策准备、决策疲劳和决策风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入院24 h内APACHE Ⅱ评分(OR=1.130,P<0.001)、家属的决策疲劳(OR=1.230,P=0.001)及回避型决策风格(OR=1.183,P=0.027)是决策冲突的危险因素,而家属的决策准备(OR=0.967,P=0.047)和直觉-冲动型决策风格(OR=0.824,P=0.026)是决策冲突的保护因素。 结论 ICU患者家属决策冲突发生率高,患者入院24 h内高APACHE Ⅱ评分、家属低决策准备、高决策疲劳、高回避型决策风格和低直觉原冲动型决策风格可能为ICU患者家属决策冲突发生的影响因素。医疗保健者可通过提高家属对决策的认知准备、重视家属的决策状态和情感需求、探究回避行为产生的原因及明晰家属的决策原则等方式制订符合我国ICU情境下的决策冲突干预方案。
气道内吸引作为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常用且必要的侵入性护理操作 ,其给患者带 来的疼痛问题 日 益突出 , 目前国内少有学者关注此领域 。鉴于此 ,该文对成人有创机械通气 患者气道内吸引操作性疼痛发生现状 \影响因素及评估工 具进行综述 , 旨在为医护人员在实 践中全面认识成人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气道内吸引操作性疼痛并制订管理策略提供参考。
目的 构建ICU患者急性皮肤衰竭(acute skin failure,ASF)风险评估工具并进行验证,为评估ICU患者ASF发生风险提供科学的评估工具。方法 以风险管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文献回顾法和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初版评估工具。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3年6月—7月山东省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ICU的217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初版评估工具评估患者发生ASF的风险,并进行项目分析和信效度检验;选取2023年8月—2024年2月该院ICU的1 036例患者对评估工具进行预测效度检验,验证评估工具的预测价值。结果 ICU患者ASF评估工具包含6个一级指标,15个二级指标。该评估工具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757,内容效度指数为0.940。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76(95%CI:0.968~0.985),Kappa系数0.861(P<0.001),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95.7%;最佳截断值为12分,总分风险程度分级为低风险(12~15分)、中风险(16~20分)、高风险(21~27分),评分越高,ICU患者发生ASF的风险越高。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ICU患者ASF风险评估工具信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灵敏度和实用性,可有效预测ICU患者ASF的发生。
目的 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并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和德尔菲专家函询,构建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采用便利抽样法,将2023年12月—2024年2月入院的169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按照所构建的管理方案进行干预,将2023年9月—11月入院的14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谵妄发生率。结果 共16名专家完成2轮函询,有效问卷回收分别分为100%、93.75%,专家权威系数均为0.89。2轮专家函询后条目重要性及可操作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51、0.193(P<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10个一级条目,31个二级条目,34个三级条目。应用结果显示,试验组谵妄发生率(12.42%)低于对照组(21.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 以两种谵妄预测模型为导向的ICU患者谵妄分级管理方案为多学科合作规范管理ICU患者谵妄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防治至关重要 , 护理人员参与患者胃肠功能评估 、症状管理 、营养支持 、并发症监 测的全流程 ,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 , 国 内外在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管理方面涌现出许多新证据 、新观点 , 呈现以症状为导向 ,精准化护理管理的新趋势 。该文将从胃肠功能障碍高风险患者的早期识别 、基于超声引 导的胃 肠功能精准化监测及循证护理方案的规范落实3个方面对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管理进行介绍 , 总结护士在重症患者精准化胃肠功能管理中所承担的职责 ,并对如何最优发挥护士价值提出了建议 。
护理实习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能力培养路径的质性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合并应激性高血糖风险预测模型构建研究
成人脓毒症患者液体复苏的最佳证据总结
目的 基于时机理论构建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至院内康复阶段全流程的护理方案,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以时机理论为指导,在文献研究、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拟订干预方案初稿。2024年3月—4月对北京市、湖南省、广西省、广东省、吉林省、黑龙江省6个省(市)的18名创伤外科、急诊、危重症医学科的医疗和护理专家进行两轮德尔菲专家函询,形成方案终稿。结果 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4.73%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19、0.917,两轮函询条目重要性和可操作性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00、0.091和0.072、0.073,均P<0.05。最终形成的护理方案包含5个一级条目、17个二级条目、72个三级条目。结论 基于时机理论构建的急诊严重创伤患者院前急救至院内康复全流程护理方案具有科学性、可靠性、针对性和连续性,可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并为提高严重创伤患者的护理质量和提升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