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wait a minute...
ISSN 2096-7446 CN 10-1655/R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华护理学会

当期目录

    2024年, 第5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24-06-10 上一期   
    论著
    ICU患者活动减少型谵妄风险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张欢 甘秀妮 周雯 高燕
    2024 (6):  485-492. 
    摘要 ( 359 )  

    目的 构建ICU患者活动减少型谵妄风险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其预测效果。 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2023年11月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ICU患者4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ICU意识模糊评估表联合Richmond躁动-镇静评分进行谵妄评估和分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独立预测因子,构建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和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模型的区分度和校准度,并对模型进行内、外部验证。 结果 纳入模型的预测因子为电解质紊乱(OR=2.350)、留置导管≥2根(OR=3.529)、使用利尿剂(OR=0.342)、格拉斯哥昏迷评分(OR=0.183)、C反应蛋白浓度(OR=1.006)、血尿素浓度(OR=1.063)。建模组AUC为0.941 (95%CI:0.916~0.966),灵敏度为87.9% ,特异度为90.3% ,H-L检验结果为P=0.415。验证组AUC为0.897 (95% CI:0.837~0.956),灵敏度为79.6% ,特异度为86.5% ,H-L检验结果为P=0.450。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动态列线图预测模型能有效预测ICU患者发生活动减少型谵妄的概率,为医护人员科学预测活动减少型谵妄的发生提供有效工具,且临床使用便捷。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杜金磊 聂臣聪 雷玲 叶群 赵洪祥 张继权 张得月 彭古涛
    2024 (6):  493-498. 
    摘要 ( 320 )  
    目的 多中心调查国内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发生现况,并对其影响因素展开系统分析。 方法 于2023年7月10日—20日,采用横断面调查法,对四川省、浙江省、江苏省、贵州省、重庆市等8个省市、12所三级综合医院内行肠内营养治疗结束后的危重症患者,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管饲依赖症状评估量表展开问卷调查。 结果 该次调查共回收问卷225份,有效问卷221份,有效回收率为98%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发生率为64%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系统功能障碍数量[OR=4.605,95% CI(1.831~11.581)]、镇静与(或)镇痛药物使用天数[OR=1.578,95% CI(1.031~2.416)]、管饲进食天数[OR=1.634,95% CI(1.139~2.345)]以及促胃动力药物使用天数[OR=1.908,95% CI(1.089~3.345)]是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须建立和完善适用于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治疗后管饲依赖症状的预防及管理机制。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述评
    三级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背景下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建设及其对护理的启发
    王爽 赵雨欣 陈炜 刘磊 樊庆 任依 姚琦 周建新
    2024 (6):  499-505. 
    摘要 ( 132 )  
    随着我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推进,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建设成为现阶段国家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本文回顾了我国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历程及研究热点,总结学科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北京世纪坛医院为例阐述了急危重症医学中心的建设内容和要点,整体布局了清晰的医院急危重症救治能力全面发展战略规划,充分联动急救八大中心”,整合医院内部急危重症医学资源,互联互通平台信息,全流程打通急危重症患者救治多个环节,形成基础夯实的网格化急危重症医疗体系。为顺应急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形势,将建设专业科学研究平台作为急危重症医学中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逐步规范急危重症医学人才核心技术培训体系,持续构建实时、高效、同质化的急危重症监测预警系统。 期望未来在全国推广建设更多高水平的急危重症医学中心,以全面提升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水平,为急危重症患者提供安全、高效和个性化的医疗护理服务。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实践与成效专题
    家庭共同决策模式下危重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方案的构建
    张立文 魏贞艳 梁海珍 乔敏 路琳琳 孙强 陈绪娜
    2024 (6):  506-512. 
    摘要 ( 299 )  

    目的 构建家庭共同决策模式下危重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方案,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危重症患者中的推广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通过文献查阅、半结构访谈构建家庭共同决策模式下危重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方案初稿。采用德尔菲法进行专家咨询, 确定方案最终内容。 结果 共开展2轮专家函询,2轮函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1.30% 、80.95% ,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788、0.776,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184、0.110(均P<0.001)。最终构建的方案包括一级条目3项、二级条目11项、三级条目40项。 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家庭共同决策模式下危重症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沟通方案具有可靠性、适用性,可为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在危重症患者中的开展提供指导。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诊老年衰弱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徐妍 张梦霞 郑吉莉
    2024 (6):  513-518. 
    摘要 ( 154 )  

    目的 描述上海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老年衰弱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准备度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量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FRAIL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作为调查工具对上海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157例急诊老年衰弱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ACP准备度的影响因素。 结果 157例急诊老年衰弱患者ACP准备度总分为(80.38±9.75)分,其中态度、信念、动机维度得分分别为(33.59±7.14)分、(19.34±3.42)分、(27.46±4.17)分。单因素分析中最高学历、医疗支付方式、患病时间、治疗意愿、社会支持、客观支持具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显示,最高学历、患病时间、治疗意愿是急诊老年衰弱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的影响因素(P<0.05)。 结论 本组急诊老年衰弱患者预立医疗照护计划准备度总体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医护人员应通过制订行之有效的干预策略,促进其表达终末期的护理需求。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刘艳平 熊杰 黄素芳 商薇薇 邓娟 邹灯秀 肖琦
    2024 (6):  519-524. 
    摘要 ( 280 )  

    目的 调查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患者一般资料调查表和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调查表,对湖北省内7所医院ICU符合纳入标准的292例住院患者展开调查,描述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现状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其影响因素。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292份,有效回收率98.6% 。住院体验实际感受得分前3位的条目分别为“医务人员的专业水平让我信任”(4.86±0.42)分、“医务人员语言亲切礼貌、着装整洁规范”(4.85±0.43)分、“病房内空气清新无异味”(4.81±0.54)分;后3位的条目分别为"医务人员经常和我沟通我的病情与治疗方案,让我与亲属共同参与治疗决策”(3.42±0.90)分、“医务人员主动告诉我家人治疗费用及报销的相关信息,我觉得很安心”(3.46±1.01)分、“休息和睡眠得到良好保护”(3.67±0.87)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ICU住院天数在14d以上、亲属可酌情进入床边探视是影响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的影响因素(R2 =0.128,F=3.676,P<0.001)。 结论 ICU清醒患者对ICU医护人员的服务态度、专业水平以及ICU内的部分环境体验较好,但在医患沟通、参与决策、经济压力以及亲属陪伴方面体验相对较差;ICU住院天数、亲属探视方式是ICU清醒患者住院体验的影响因素,提示可从优化ICU探视方式、合理缩短ICU停留时间着手,优化患者的住院体验。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候鸟”老年人急诊异地就医真实体验的质性研究
    杨露 李斌 曾艳 周明 周诗铭 张华 高淑红
    2024 (6):  525-529. 
    摘要 ( 144 )  

    目的 了解“候鸟”老年人急诊异地就医的真实体验,为强化“候鸟”老年人异地就医保障、改善其就医体验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2月在海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候鸟”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归纳及提炼主题。 结果 “候鸟”老年人急诊异地就医真实体验可划分为3个亚主题:救治服务与患者需求存在差距、医保异地报销政策有待进一步落地、树立积极认知。 结论 异地就医的“候鸟”老年人面临诸多挑战,各级管理部门应强化“候鸟”老年人异地就医保障、提高社会支持和参与力度,协助患者应对异地就医中的困境,为异地急诊就医的“候鸟”老年人提供最佳照护。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经导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最佳证据总结
    杨巧珍 王华芬 陈霞 郑力 黄翱黎 徐丹妮
    2024 (6):  530-537. 
    摘要 ( 230 )  

    目的 检索、筛选、评价并整合国内外经导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相关证据,为规范经导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的出院准备服务临床护理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数据库中有关经导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临床决策、推荐实践、证据总结、临床实践指南、系统评价、专家共识和随机对照研究等。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4月,由2名研究者对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并根据主题对证据进行提取和汇总。 结果 共纳入14篇文献,其中临床决策1篇、指南1篇、最佳实践3篇、系统评价3篇、专家共识3篇、证据总结2篇和随机对照研究1篇。从入院时、住院期间、出院前、出院后和出院后效果评价5个方面汇总31条最佳证据。 结论 该研究总结了经导管心脏瓣膜手术患者出院准备服务的最佳证据,在后续证据转化过程中应结合国内临床具体情境,有针对性地选择证据,以提升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急症护理研究
    重症哮喘并发沉默肺患者的急救护理
    陈娟英 吴春亚 屈健民 高爱凤 周小宇
    2024 (6):  538-540. 
    摘要 ( 172 )  
    总结1例呈暴发性发作特征的重症哮喘并发沉默肺患者的急救护理体会。护理要点:针对患者病情急剧进展,需要及时识别沉默肺,缩短发作时间;采取紧急气管插管,实施集束化气道管理策略、精细化镇痛镇静、把握撤机时机及积极处理相关并发症等措施。经过7d的抢救和护理,患者从ICU转入普通病房,入院第15天出院。随访3个月,患者遵医嘱规律用药,状况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高处坠落致截瘫患者术后急性肺栓塞体外膜肺氧合下取栓的护理
    宣烨菁 梁江淑渊 曾妃
    2024 (6):  541-544. 
    摘要 ( 125 )  
    总结1例高处坠落致截瘫术后并发急性肺栓塞患者在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支持下取栓治疗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密切关注心源性休克后心功能的恢复情况、加强体外膜肺氧合辅助支持期间的护理、实施序贯性抗凝管理、制订气道大出血应急预案及实施阶段性整体康复训练方案。经过综合监护室13d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稳定,顺利转回骨科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重症护理研究
    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李峥嵘 徐美红 钱维明 杨琳
    2024 (6):  545-547. 
    摘要 ( 121 )  
    总结1例罕见巨大卵巢黏液性囊腺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巨大卵巢肿瘤会出现肿瘤自发破裂、压迫导致脏器功能障碍等严重并发症,针对该患者瘤体巨大、重度贫血、健康营养低下和情绪不稳定等问题,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采取措施改善贫血和及时心理疏导;通过跨科室医护团队讨论,做好术中管理,制订预防术后复张性肺水肿、应激性溃疡出血、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等防范措施。经过积极治疗和细致护理,该患者于手术后第6天顺利出院,随访6个月,预后良好。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单核细胞减少与分枝杆菌感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
    徐小燕 吕张红 孙赛君
    2024 (6):  548-551. 
    摘要 ( 81 )  
    总结1例单核细胞减少与分枝杆菌感染综合征患儿的护理体会。针对患儿疾病罕见、移植高风险、预后未知等特点,采取降低有创诊疗风险等级,协助诊断、明确移植需求;居家肺部治疗联合远程康复,寻找最佳移植时机;双学科协同长程随访,优化患者预后等措施。 患儿多次住院经反复穿刺活检及病理会诊,提示鸟分枝杆菌感染,PAS(+),DPAS(+),GATA2基因2号外显子插入突变,确诊为单核细胞减少与分枝杆菌感染综合征合并肺泡蛋白沉积症。于2022年10月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术,术后继续抗感染治疗。随访至今,间质性病变较移植前明显改善,继续抗排异治疗,现居家学习中。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质量与安全
    急诊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的构建及应用
    钟孟秋 张克标 陈珍 黄飞月 赵庆华
    2024 (6):  552-556. 
    摘要 ( 212 )  
    目的 构建急诊科场景下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并评价其应用效果。 方法 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构建急诊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并进行初步应用。选取2023年10月—11月在重庆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46例创伤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评价急性疼痛评估率及再评估率、处置率及患者满意度。 结果 两轮函询问卷回收率均为100% ,提出修改意见的专家分别为35.29% 和11.77% ,两轮专家权威程度系数分别为0.864和0.876,最终确定的急诊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包括充分疼痛评估、设置疼痛处置目标、疼痛干预、疼痛再评估、健康教育5个方面、12条具体措施。临床应用后,急性疼痛评估率从8.71% 提高到84.78% ,再评估率从1.23% 提高到80.43% ,药物镇痛率、非药物镇痛率分别从14.81% 和6.50% 提高到69.57% 和63.04% 。 结论 构建的急诊科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早期管理路径,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可行性,有助于提高创伤性骨折患者急性疼痛评估率及再评估率、处置率。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胸痛智能化平台的构建及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中的应用
    谭薇 刘薇 汤东三 谢小华 皮玲丽 齐楚怡 王亚娟 李玉萌 成守珍
    2024 (6):  557-561. 
    摘要 ( 113 )  

    目的 通过胸痛智能化平台的构建及应用,探讨其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率及临床预后的影响。 方法 由多学科成员组成胸痛智能化平台管理小组,将院前急救系统、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检验科信息系统、影像归档和通信系统融为一体,构建胸痛智能化平台并将其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与护理。选取2021年4月—2023年5月在深圳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就诊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172例,以应用胸痛智能化平台前后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86例,比较两组救治时间、效率及预后等指标的差异。 结果 应用胸痛智能化平台后,试验组发病至首次医疗接触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导丝通过时间、进医院大门至导丝通过时间、首次医疗接触至使用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时间、入门至造影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患者出院时的氨基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出院时左心室射血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28)。  结论 应用胸痛智能化平台可缩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各环节的时间,提高救治效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证据综合研究
    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最佳证据总结
    李天姿 张慧芳 黄月华 莫红平 蔡敏 邱逸红
    2024 (6):  562-569. 
    摘要 ( 119 )  

    目的 系统检索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管理相关研究,总结最佳证据。 方法 按照循证资源“6S”模型自上向下检索BMJ最佳临床实践、UpToDate等源数据库,纳入截至2023年4月内容涉及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研究,包括临床决策、证据总结、指南、专家共识、系统评价类型的中英文相关文献,由2名研究者通过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确定最终纳入文献,最后进行证据内容的提取与总结。 结果 共纳入文献12篇,包括临床决策1篇、指南4篇、专家共识4篇、Meta分析3篇。汇总了建立多学科团队、营养筛查与评估、术前营养摄入目标和种类、术后营养摄入目标及种类、术后营养摄入开始时间、营养支持方式及要求、定期随访7个主题、30条证据。 结论 临床实践中可根据循证医学证据制订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支持的相关规范,在实践中根据受者具体情况给予营养支持,保证肝移植受者围手术期营养需求的满足。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
    综述
    心律失常射频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患者围手术期抢救护理的范围综述
    赵飞 陈洁莹 邵翠梅 冯佳 金静芬
    2024 (6):  570-576. 
    摘要 ( 219 )  

    目的 对心律失常行射频消融术患者围手术期发生心脏压塞的危险因素及抢救护理进行范围综述,为完善围手术期管理、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Arksey和O`Malley的范围综述方法为框架,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INAHL数据库中发表的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的相关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月31日。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汇总,并对危险因素进行归纳总结,得出针对危险因素的抢救护理对策。 结果 最终纳入11篇文献,研究设计以病例对照为主,多数研究纳入射频消融术中及术后发生的心脏压塞,少数研究仅纳入术中心脏压塞。心律失常患者行射频消融术围手术期并发心脏压塞的发生率为0.61% ~2.3% ,且不同研究中心报告发生率差异较小,影响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因素、合并疾病及治疗因素、射频消融术操作相关因素、机构相关因素。抢救护理对策有①迅速识别,精准处置;②人员、设备急救准备;③抢救护理技术应用等。 结论 心律失常患者射频消融术并发心脏压塞受患者、手术操作及组织因素的影响,未来可综合现有研究结果构建心脏压塞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早期识别风险并制订相应的预防策略提供参考。

    相关文章 | 计量指标